《抓娃娃》看笑的孩子多幸運,看哭的孩子就有多不幸。
很多觀眾心疼馬繼業,更多的孩子,卻是沒有富爸爸的馬大俊。
當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就被放棄,甚至不讓稱呼爸爸為爸爸。
《抓娃娃》,幾乎所有的笑點,都建立在對馬繼業的欺騙之上。
前面笑得多開心,最后20分鐘就看得多沉重。
馬成鋼用金錢和溺愛培養了一個在自己眼里「廢了「的孩子,他不讓大俊繼承家業,不讓他喊自己「爸爸」,否則就停了大俊的信用卡。
馬繼業自導自演了一場意外,馬成鋼第一反應是大俊干的,因為家產。
還是繼母更了解大俊,相信大俊的為人。
馬大俊,看起來像個紈绔公子,卻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他被繼母信任,春蘭說「大俊做不出這樣的事」;他心疼弟弟,想辦法給他錢帶他洗澡。
大俊一直想得到父親的認可,卻終究變成「練廢了」的大號。
終于,大俊登上雪山之巔,他放聲大喊:「老馬,我不需要你看得起我了!」
還好,大俊靠自己走出陰影,還有愛的能力去溫暖弟弟。
更多孩子,是沒有富爸爸卻被放棄的大俊,沒有愛的支撐,也沒有財富的支援。
也許,我們都需要那一聲大吼,吼走人生的陰霾,化身自己的太陽。
馬繼業一直生活在假象里,他最依賴的奶奶,是李老師假扮。
他聽奶奶的話,孝敬奶奶,一片孝心卻被當成棋子。
打籃球的奶奶終于露餡,為了掩蓋,馬成鋼策劃了一場「假死」。
靈堂那場戲,讓人看得如鯁在喉。
馬繼業哭得撕心裂肺,其他人只能配合著演戲。
多年的相處,奶奶早已經把繼業當成自家孫子,奶奶不忍心,想坐起來揭穿真相,卻被馬成鋼一次次按住。
史彭元深入其中的表演,和其他人做戲、浮夸的表演形成對比,顯得馬繼業更加可憐。
真相揭穿后,馬繼業看到奶奶,表情里的麻木和奶奶的心酸更是讓人心酸。
復活的假奶奶,對馬繼業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
大學聯考之前的繼業,一直生活在假象里。
小學時,因為窮被同學們陰陽怪氣,老師家訪,想為他尋求幫助和出路。
他到處撿塑料瓶,遭到同學們的圍觀嘲笑,母親看到心疼,知道會傷到孩子自尊心,卻被視而不見。
「當你一無所有時,自尊心一文不值。」
馬成鋼讓所有人看著繼業受欺凌,他說,忍受是人生的必修課,唯有如此將來才能成大器。
偷看日記逐字分析,心里話被集體觀摩,廁所里也沒有秘密,成長的種種毫無隱私,當繼業看到滿墻的畫面時,他的崩潰可想而知。
父親給他資金買菜的所謂信任,奶奶教他的所謂誠信,媽媽表演給婆婆洗腳的孝心,一場場荒誕的表演和可笑的謊言,輸掉的是馬繼業實實在在的童年和少年。
「一旦我違背了他們的旨意,他們就會操縱我的命運。」
「你們是哪位老師?」
馬成鋼精心策劃了那麼多年,為讓小號上清北繼承家業,最后,兒子選擇交白卷反抗他,就算復讀一年,兒子依然拒絕考清北,反而在體育大學撿起了瓶子。
很難想象楚門逃出去之后要怎麼恢復正常人的生活,馬繼業不過是另一個楚門。
參加馬拉松的時候,觀眾以為馬繼業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結果他撿起了瓶子。
馬繼業知道反抗,但是,他的精神世界有一部分已經坍塌了。
到最后,馬成鋼都沒有悔意,沒有任何一句道歉或反思。
「你個幸運兒還委屈上了,你也操控了我們的人生!」
馬繼業走出了大門,陽光明媚,飄進耳朵的是馬成鋼那句「那你還回不回來吃晚飯啊?」
比電影結尾更讓人深思的,是很多高贊評論。
「小孩沒有長歪真是太好了,父母在陪伴在理解。」
「孩子不見了,旁邊一位觀眾說參加不了大學聯考了。」
「705分上體育大學太可惜。」
「查明真相跟大學聯考答題不沖突吧?」
「叛逆沒問題但正事得干完啊!」
看到那麼多人贊同這樣的評論,就會明白,為什麼陷入抑郁和焦慮的孩子越來越多。
《抓娃娃》,其實是更適合為人父母去看的電影。
可惜的是,能看懂的父母大機率不會是馬成鋼,需要看的父母大機率只會支持和理解馬成鋼。
「咱看這片不就圖個樂嗎」,發出這樣評價的觀眾,是幸運的,因為沒有經歷過讓人窒息的父母。
看哭的觀眾,也許需要像大俊一樣,把內心的陰霾發泄出來,即便沒有被認可,也學著好好愛自己。
片尾曲在唱「父母應該對孩子放手」,馬成鋼對妻子說「我們應該送繼業一個禮物,給他一個弟弟或妹妹」,兩個人對視一笑便開始嬉鬧。
就像每次跟父母傾訴心中的苦悶,他們總會敷衍了事,依舊我行我素。
一笑置之的結尾,反而是一種更尖銳的諷刺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