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一次能懷上9胞胎的孕婦嗎?在醫學界,產婦能夠懷上雙胞胎的機率極小。
而九胞胎更是罕見,別說正常人,可能就連多年從事婦產科的醫生都沒見過。
但江西南昌,一位25歲的孕婦侯女士,卻一下就懷上了九胞胎......
「又驚又喜,之前我一直都懷不上,沒想到這次能懷上9胞胎,心情還是挺激動的!」
侯女士稱自己先前是難受孕體質,她和丈夫都很喜歡孩子,結婚沒多久,就開始為備孕做努力。
但這一年中,不管兩人怎麼努力,都無濟于事,每月的例假總是準時來,這讓兩人非常挫敗。
侯女士平常也會了解備孕的知識,自己這個年紀受孕的黃金時期,但怎麼也懷不上讓她總是焦慮。
她在網上查詢到,受孕需要一些條件,如果男方的質量不好,會導致受孕困難,而女方如果有什麼婦科病,也會出現受孕困難的現象。
了解到大致原因后,她拉著丈夫前往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好消息是,從丈夫檢查結果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壞消息是,問題出在了侯女士身上,醫生指著B超上的幾處陰影表示,侯女士子宮內有好幾個囊腫,而且她的子宮內膜上,還長出了一些息肉,這也是她難以受孕的原因。
不過,這并不是先天的不孕不育問題,如果是先天的問題,那麼治療手段可能沒法奏效,即便嘗試試管,可能也沒法一次懷上。
而侯女士只是長了囊腫,對于婦科醫生來說,這并不算大事,
十個女性中,有小一半的人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自主受孕困難,但只要好好調理、借助醫療手段,懷孕的希望還是有的。
得知自己出了問題之后,侯女士有些恐慌,她很喜歡孩子,一直想著生一個像自己的可愛寶寶。
聽到自己不易受孕,她不禁聯想到,以后都沒有機會生育自己的孩子,一下就恐慌了起來。
見妻子這樣,一旁的丈夫則寬慰道:醫生說了不是大問題,現在應該是按醫生的建議調理身體,不用過于擔心。
情緒平穩之后,侯女士決定聽從醫生的囑咐,嘗試借助醫療的技術備孕,調理一段時間后,她接受了促進排卵的藥物注射。
在接受治療前,她其實對備孕成功沒有那麼大的信心,畢竟先前已經做了很多努力,醫療只是輔助,身體基礎好,才能保證又快又見效。
侯女士和丈夫都做好了打算,最壞的結局就是懷不上,好一點的話,3-5年,他們也是等得起的。
但沒想到,2024年10月打的排卵針,月底就懷上了,這速度遠遠超過了預期,剛懷孕那陣,夫妻倆尤為高興,每天晚上都要暢聊寶寶的出生后事項。
不過,在喜悅的同時,侯女士和丈夫也收獲了一個極為震驚的消息。
11月5日,在丈夫的陪伴下,她來到了醫院做彩超,想看一看小家伙們的狀態都怎麼樣了。
做完彩超后,她看到了醫生訝異的神情,而她在看完彩超片子后,呆愣在了原地。
醫生稱侯女士的子宮里面有8個孕囊,初步斷定她懷的是八胞胎,侯女士還沒能從這個巨大的沖擊中緩過來。
渾渾噩噩的就回到了家中,6天后,她擔心醫生是看走眼誤診了,便再次前往醫院做了孕檢。
事實證明,醫生確實「看走眼了」,她懷上的實際是9胞胎,這次不僅能夠看到子宮內9個緊緊依偎的孕囊,還能看到胚胎的心管一下一下的搏動。
侯女士又激動又擔憂,之前一直沒懷上,這下一懷就是9胞胎,一時間,實在是很難從這種巨大的轉變中緩和出來。
丈夫得知是9胞胎后,也有些愣神,但隨后他就開始擔心妻子能不能吃得消,不斷是安慰妻子,平穩對方的心情。
夫妻倆冷靜下來之后,商量了一番,決定下一步還是聽醫生的建議,看看怎麼去保胎,畢竟事情已經發生,說什麼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法。
一次懷上9胞胎的消息,在媒體的加持下,一下沖到了熱點榜單,網友得知后尤為震驚。
要知道,懷孕生子很常見,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但懷多胞胎可太少見了,每89個產婦中,可能只有一個能懷上雙胞胎。
而胚胎越多,懷上的機率就越小,三胞胎在醫學界的機率更小,10000人中,可能只有一個三胞胎孕婦,九胞胎更是聞所未聞
。
不少網友在評論區展開了激烈的探討,一些人覺得能懷上9胞胎是一種福氣,不多不少剛好是9。
現在多的有人想生這麼多,但奈何一次只能生一個,按照普通產婦的速度,9個孩子估計得生十來年。
而侯女士這一下就能生9個,只能用一個「遙遙領先」來形容。
不過,也有網友覺得,9個孩子實在是太多了,產婦照顧孩子的時候很容易就「走火入魔」了。
試想一下,9個孩子也意味著照顧孩子的時候,一件重復的事情就要做9次,比如給孩子換尿不濕、洗澡、喂奶。
不少網友直言,這麼多孩子,照顧起來,絕對是個挑戰,半夜孩子餓了,喂奶都要一個一個喂,可能剛喂到最后一個,第一個孩子又餓了。
專業網友表示,最后生產的時候,肯定不會是9胞胎,醫生應該會建議減胎。
畢竟胚胎畢竟多,母體能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不說,雙胞胎的產婦,上月份之后肚子就大的可怕,這九胞胎根本無法想象。
產婦的肚子又不是橡膠,即便是氣球,吹太多氣也會爆炸,再者來說,真一個都不減的話,完全不可能平安無事的生下來。
總的來說,九胞胎罕見還是有原因的,畢竟一個正常人根本無法一次性誕下9個胎兒。
建議侯女士盡早做減胎比較好,畢竟多胞胎的產婦月份越大,就越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