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一天,青島機場里有一對情侶抱在一起,這引起了機場所有人的關注,因為女方是一位個子高挑的非洲美女,男方則是一位比女方還矮半天的中年大叔。
這個非洲女孩為愛不遠千里奔赴到中國,她的男友卻是一個比她大整整27歲的大叔。
看著并不相配的兩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這麼多年過去現在他們又怎麼樣了?
陳詩學和阿丹瑪
這個大叔名叫陳詩學,1967年出生在山東膠州的一個農村家庭,他的祖上三代都是農民,靠著幾畝薄田為生,家境也是十分貧窮。
可偏偏陳詩學的父母一共生了七個孩子,陳詩學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這麼多張嘴要吃飯,這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于是家中稍微年長的孩子都要跟著父母下地
干農活,陳詩學甚至連小學都沒讀完就輟學回家幫父母干活和做家務。
陳詩學不僅要干農活,還要經常在家照看弟弟妹妹們,然后在家做好飯等父母回來可以直接吃,對于這樣的生活,他從沒有抱怨過。
但陳詩學看到村中其他同齡的孩子無憂無慮的去上學時,心中總是忍不住的羨慕,他的童年沒有一點快樂,把自己的全部時間都放在了照顧這個貧困的家上。
時間久了,陳詩學的性格也越來越內向孤僻,他總是不茍言笑,不擅長和人交流,甚至村中的同齡孩子們都不想接近他。
村中的同齡人都已結婚生子,但家境貧寒人又悶,個子還因為常年營養不良造成沒長高的陳詩學,媒婆見了都要繞著他們家走,就這樣陳詩學的人生大事被耽擱了下來。
直到陳詩學30歲時,他還是一個光棍,陳學詩的父母也為他著急,但他每次都聽的很不耐煩。
不僅是父母的嘮叨,在那個年代的農村,三十歲了還沒有成家,走在村里都會被人在背后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陳詩學
面對這些非議陳詩學早已受夠了,于是他離開了家鄉去城里謀生,這樣收入能高一些還能圖個耳根子清閑。
于是陳詩學來到了城里找到一份工作,他踏實沉穩,一干就是好多年,隨著工齡越長工資也慢慢的漲,陳詩學在城里過得還不錯,他經常會寄錢回家給父母。
在此期間只要陳詩學跟父母聯系,不出三句父母就會把他的婚事掛在嘴邊,因為這麼多年來
他的兄弟姐妹們全部都成家了,唯獨只剩他一個人沒結婚。
當時的陳學詩已經四十歲出頭,他的工友們經常帶著老婆和孩子來探望,只有陳詩學一個人是孤零零的。
後來陳詩學的父母相繼離世,陳學詩以后再回到老家,空蕩蕩的家中只剩他一人,這下陳詩學真的被村民稱呼為陳家的老光棍。
這天陳詩學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朋友邀請他一起出國發展,陳詩學一聽先是拒絕:「我又不會說外國話,去外面干什麼?」
尼日利亞
朋友說道:「不用會說外國話,那邊是咱中國人做的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跟國內的工作環境差不多,工資還高。
」
陳詩學一聽就心動了,反正自己現在沒老婆沒孩子,就連父母也不在了,自己去哪工作不都一樣。
于是陳詩學一口答應了下來,收拾好了行李,辦理好護照和簽證,就和朋友一起坐飛機來到了非洲的一個國家尼日利亞,也就是在尼日利亞,讓這個當時已經45歲的老光棍的命運徹底被改變了。
尼日利亞
2012年,陳詩學來到了尼日利亞,這里大部分都是黑種人,大街小巷的風景和當地的風土人情都讓陳詩學感到新奇。
陳詩學和朋友一起來到了碼頭附近的一家華人企業,在這里工資的薪水和福利還是比較好的,當地的消費水平也不是很高,這讓陳詩學攢下了一筆積蓄。
陳詩學在尼日利亞出門的次數并不是很多,他一句外語也不會,出門也是和會當地語言的同事一起。
尼日利亞的居民
尼日利亞的主食是一種木薯制成的,從木薯中提出淀粉后加水不斷的熬煮,形成黏糊糊的狀態,這就是當地人一日三餐都要吃的食物。
這讓身為山東人吃著面食長大的陳詩學很難適應,當地甚至米飯都很少,雖然陳詩學從小也不是錦衣玉食,但他覺得就連饅頭咸菜也比當地的食物可口。
陳詩學喜歡喝酒,每周末他都會跟工友們一起去當地繁華的地段找家小酒館喝兩杯。
尼日利亞的特色美食
他們一行人經常光顧的一家酒館物美價廉,所以也成為了這里的常客,久而久之,有一個每天都
熱情洋溢的女服務員吸引到了陳詩學。
這個女服務員叫阿丹瑪,1994年出生在尼日利亞,她從小就特別喜歡跳舞,但阿丹瑪的家庭條件不好,為了能繼續讀書和跳舞,阿丹瑪只能邊打工邊上學。
于是阿丹瑪在這家酒館當起了服務員,只有店里的生意好了她才能拿到更多薪水,所以阿丹瑪經常會在酒館門口跳舞招攬客人。
阿丹瑪
阿丹瑪身材高挑,身姿窈窕,長相也很秀麗,這讓她像一顆美麗的黑珍珠,每天在酒館門口跳舞的她讓來往的很多客人記住了阿丹瑪。
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陳詩學,他從阿丹瑪身上看到了青春和活力,每周結束了辛苦的工作后看到阿丹瑪,陳詩學心中就有說不出的開心和放松。
陳詩學一直很想和阿丹瑪搭話想了解她,但他一句英語也不會說,兩人每次見到都只是給對方一個笑容,再無其他的交集。
阿丹瑪
為了能和阿丹瑪聊天,陳詩學回去后就跟工友苦學英語,雖然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其實陳詩學在學習上領悟的很快,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的英語學習的有模有樣,已經可以進行簡單的溝通。
終于陳詩學鼓起勇氣跟阿丹瑪打了招呼,兩人愉快的聊起了天,雖然邊說邊用「手腳并用」來比劃再加上翻譯軟件的輔助,但他們能理解對方的意思。
陳詩學和阿丹瑪
陳詩學問阿丹瑪為什麼在這家店工作,阿丹瑪說:「我需要上學,但我的家庭支付不起學費,我只能靠自己,我白天在學校學習,晚上就來這里打工賺錢。
」
一聽這番話,陳詩學立刻知道感同身受是什麼感覺了,因為他自己就是因為家里窮放棄了讀書,但陳詩學很欣慰因為阿丹瑪比他幸運,至少她還能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拼搏一下。
兩人暢談后,陳詩學心中暗暗做了一個決定,正是他這個決定,讓他收獲了一段遲來了20多年的真摯感情。
陳詩學和阿丹瑪
當陳詩學再次找到阿丹瑪時,他堅定的告訴阿丹瑪:「你在這里打工很辛苦,身體疲憊沒辦法在學校好好學習吧,我能資助你上學嗎?我可以給你出學費。」
這番話讓阿丹瑪感動的眼淚要奪眶而出,她不理解陳詩學為什麼愿意慷慨解囊:「你為什麼愿意幫我?」
陳詩學只是說:「我小時候家里窮沒辦法繼續讀書一直是我的遺憾,你是一個好姑娘,我愿意幫你完成學業。
」
陳詩學和阿丹瑪
阿丹瑪激動的表示自己愿意,從此她再也不用勤工儉學,可以好好在學校里專心學習了。
但阿丹瑪從沒忘記陳詩學的恩情,她也會經常和陳詩學見面,在兩人接觸久了后阿丹瑪發現她總能和陳詩學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一致。
這表示兩人在根本沒有代溝,阿丹瑪問陳詩學:「你多大年齡了?我覺得我們聊天總是很愉快。」
陳詩學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我很老了,我今年快46歲了。」阿丹瑪在知道他的年齡后也并沒有疏離陳詩學,因為在這個姑娘心中已經對這個善良又成熟的男人暗生情愫了。
阿丹瑪
兩人接觸的越來越多,他們會一起出門游玩,互相講著自己的童年趣事,阿丹瑪總會把自己在學校的學習進度「匯報」給陳詩學。
陳詩學也會虛心請教阿丹瑪英語和尼日利亞的語言,作為回報,阿丹瑪也讓陳詩學教她學習中文。
阿丹瑪對陳詩學的愛意越來越濃厚,她大方的向陳詩學坦白自己的心意,得知阿丹瑪的想法后,陳詩學回去一夜無眠。
陳詩學和阿丹瑪
這讓陳詩學感到很困擾,畢竟兩人相差了整整27歲,而且還是不同國家,陳詩學其實對她也有心意,但他不得不考慮很多因素。
阿丹瑪得知陳詩學的顧慮后,她再次大膽示愛說:「年齡和國籍都不能阻止我們的愛情,我不在意這些,如果你也喜歡我就接受我!」
陳詩學接受了阿丹瑪的表白,當了半輩子光棍的他,終于在45歲這年迎來了屬于自己愛情。
在兩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后,感情越來越好,阿丹瑪問陳詩學:「你會和我結婚嗎?」陳詩學說:「會!」
于是阿丹瑪帶陳詩學回家見自己的父母,這對相差了27歲的戀人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對,阿丹瑪的父親直接對陳詩學說:「你和我年齡都可以稱兄道弟了,現在你要娶我18歲的女兒?」
陳詩學沒有反駁,畢竟阿丹瑪的父親說的是事實,但阿丹瑪已經下定決心要和他在一起,她開始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吃飯也不去上學,以此來和父親「對抗」,而且揚言非他不嫁。
心疼女兒的阿丹瑪父母,只好松口同意他們的婚事,但向陳詩學提出了條件,首先讓陳詩學保證資助阿丹瑪到大學畢業,然后讓陳詩學給他們家翻蓋一個有幾間大臥室的新房子。
陳詩學和阿丹瑪
對于這些要求陳詩學立刻答應了,他本來就承諾阿丹瑪要資助她讀書,就算兩人沒結果他會資助到底的。
尼日利亞的那邊建筑材料和人工也不貴,雖然陳詩學積蓄并不多,但幫阿丹瑪的父母蓋幾間屋子也是足夠的。
困難全部迎刃而解,兩人放心大膽的談起了戀愛,陳詩學經常會去到阿丹瑪的學校找她,阿丹瑪并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拉著陳詩學的手走大方的走在校園里。
兩人約定等阿丹瑪畢業就結婚,就在兩人憧憬著以后的幸福生活時,眼看阿丹瑪還有幾個月就畢業,這對鴛鴦卻被迫分離了。
陳詩學和阿丹瑪
2015年阿丹瑪馬上就可以在學校畢業時,陳詩學卻因為簽證到期,不得已的需要回國去補辦,對于什麼時候能回來,陳詩學自己也說不清準確的日期。
這讓阿丹瑪十分難過,她害怕陳詩學一去就不回來了,阿丹瑪擔心的文:「你是不是后悔了,不想娶我了。」
陳詩學趕緊安慰悲傷的阿丹瑪:「別瞎想,我補辦完簽證就第一時間趕回來,你專心學習好好畢業就好,我答應你的事情不會食言。」
陳詩學和阿丹瑪
到了回國的那天,阿丹瑪在機場送別陳詩學,她緊緊的抱著陳詩學,眼淚止不住的流出來,陳詩學安慰好她后,才安心的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陳詩學回到國內先是去了出境管理相關的辦事處詢問辦理新的簽證需要多久,工作人員告知他需要半年才行,他打電話給阿丹瑪說了這邊的情況。
這就意味著兩人半年的時間不能見面,相思的痛苦無時無刻折磨著這對跨國情侶,這也讓兩人堅定了要早點結婚的想法。
陳詩學和阿丹瑪
之后,阿丹瑪順利的在學校畢業了,但陳詩學還沒有回來,阿丹瑪在陳詩學離開的時候就決定,如果畢業時他還沒回來那自己就去中國找他。
陳詩學回到國內后就回了老家,當年父母的房子已經雜草叢生,他就準備用這段時間翻修這個老房子。
這天陳詩學正在除雜草,他接到了阿丹瑪的電話,只聽阿丹瑪在電話那頭說了一句:「你等著我!」隨后電話就被掛斷了。
陳詩學和阿丹瑪
陳詩學心中咯噔的一下,他知道阿丹瑪要來中國了,阿丹瑪此時又發來了航班信息,陳詩學趕緊動身去往機場接她。
在接機口等待很久的陳詩學,終于在人群中看到了阿丹瑪,這對分隔開半年的戀人,在見到對方的時候,緊緊的擁抱在了一起,機場的人都很詫異的看著這對「特殊」的情侶。
2016年陳詩學和阿丹瑪在中國結婚了,雖然婚禮比較簡單低調,但陳詩學帶阿丹瑪見了他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大家都紛紛祝福這對新人。
陳詩學和阿丹瑪
兩人的婚禮引來了村中所有人的關注,大家都沒想到這個快年過半百的老光棍居然娶了一個非洲老婆,村中很多人都沒見過來自非洲的外國人,都來到現場看熱鬧。
陳詩學把老房子翻修好后,就成了兩人的婚房,阿丹瑪很喜歡這種田園生活,他們在菜園里種植了很多蔬菜。
但阿丹瑪像陳詩學初到尼日利亞一樣,她也一下子吃不慣中國菜,陳詩學就想著花樣的給阿丹瑪做美食,慢慢的阿丹瑪愛上了中國菜。
阿丹瑪和女兒
阿丹瑪是個熱情開朗的姑娘,在村子里遇到村民,她總是熱情的打招呼,還會在鄰居的小菜園里幫忙,坐在門口和街坊鄰居聊天,村子里的人都很喜歡這個非洲來的媳婦兒。
2016年12月12日,阿丹瑪生下一個可愛的混血女寶寶,陳詩學終于當上了父親,這是他前半生根本不敢奢求過的事情,抱著女兒的那一刻陳詩學留下了幸福的眼淚。
女兒的膚色并沒有特別黑,而且一頭卷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特別可愛,陳詩學更加努力的工作了,阿丹瑪把家里和女兒都照顧的井井有條,誰見了都夸贊這一家三口真是美滿。
一家三口
阿丹瑪在視訊社交平台注冊了賬號,她和陳詩學一路走來的愛情被更多人得知,阿丹瑪經常在上面分享一家三口的生活。
視訊中他們一家總是很歡樂,網友們也會在評論區送上對這一家三口的祝福。
如今已經是阿丹瑪在中國生活的第7年了,她已經完全習慣了在中國的生活,并且會做很多中國菜,阿丹瑪說:「我的愛人在中國,中國是我的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